時間:2024-04-29 作者:李編輯 來源:未知 瀏覽:146次
不久前,美國《科學-轉化醫學》雜志發表《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臺灣和亞洲其他地區肝癌相關》一文,馬兜鈴酸的問題很快就引起了各國的重視。
據了解,馬兜鈴酸也被稱為馬兜鈴總酸、增噬力酸或木通甲素,是一類硝基菲羧酸。業內專家表示,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,主要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。但能過量攝入馬兜鈴酸很容易造成馬兜鈴酸腎病。
早在2002年,世界衛生組織(WHO)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就將馬兜鈴酸列為一種潛在的致癌物質,并于2012年將其列入1類致癌物質。
但我國很多人對中藥知識匱乏,在得知“馬兜鈴酸會導致腎病”這一問題后,相關的議論瞬間暴漲。其中不乏一部分站出來指責中醫的人,“現在才知道我喝了一年多的中藥含有馬兜鈴酸,中醫是偽科學吧!”
另一部分人則表示,“中藥主要是調理身體的,但千萬不要濫用中藥,尤其是不能長期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!”
場面大概就是這樣,涌現出了一群“中醫粉”和一群“中醫黑”。其實,相比爭論中醫是不是“偽科學”問題,筆者認為更應該關注的是,遺留千年的傳統中醫放到現代是不是應該與時俱進,進行更科學嚴謹的改進。
眾所周知,中醫藥從古至今發展了幾千年,如今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。傳統的醫學治療理念,如拔罐、針灸等逐漸被人民乃至世界接受,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。這些都無可厚非。
但與此同時,也引發了各種問題,其中不乏一些研究表明,部分中藥長期使用后,因其本身存在毒性,輕則會造成人的腎臟等功能衰竭,嚴重的還會導致人死亡。
從客觀角度來看,中草藥所含的成分確實復雜,含量也不準確,藥效更難以保持一樣。和現代醫藥學相比,傳統中醫明顯存在不夠嚴格嚴密的問題。
具體而言,現代醫學的醫療以及藥物都要求具備詳盡的臨床試驗記錄。并且,藥物都要經過藥理藥學毒性致畸致癌實驗,藥代動力學副作用等原理也需要詳細記載在說明書上。
但從我們大部分的中成藥說明書里,經??吹降木褪牵涣挤磻?、禁忌、注意事項顯示“尚不明確”。這樣一來,也難免會讓人懷疑,如何證明中藥存不存在毒性呢?萬一中毒了怎么辦?
另外,中藥的療效方面也待進一步明確。大部分的說法都是,炮制手法不同,中藥的藥性也可能不一樣。毋庸置疑,中藥炮制確實對中藥的療效存在一定的影響。
根據中醫藥理論,中藥炮制是依照辨證施治用藥的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,以及調劑、制劑的不同要求,對經產地加工的凈藥材進一步加工制作,有火制、水制和水火共制等加工方法,所得成品是中藥飲片。其作用主要是去除毒性、提高療效。
關于炮制的標準,《中國藥典》里提及到,中藥炮制關于凈制、切制、炮炙、其他共4個方面的內容,并強調中藥飲片質量包括內在與外在質量兩個方面。可見有了相關的標準,中藥炮制的實施會更科學,藥品質量也將有所保障。
由此看來,中醫中藥要想更好的發展,被世界逐漸認可,就必須經歷改革,走現代科學改造之路。